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诊断潜在病因:大便失禁可能与一些健康状况有关,如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肠道疾病(如慢性便秘或腹泻)以及直肠或盆底肌肉功能障碍。医生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来明确具体病因。
2.饮食调整:有时,通过简单的饮食改变即可改善症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有助于调节大便的硬度和频率,从而改善便秘或腹泻情况。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避免脱水,也能帮助改善症状。
3.药物治疗:根据具体病因,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来控制便秘或腹泻。例如,抗腹泻药可以减少排便次数,而软便剂或纤维补充剂则有助于缓解便秘。
4.盆底肌肉锻炼:针对由于盆底肌肉无力导致的大便失禁,可以通过凯格尔运动等锻炼方法加强肌肉力量,改善控制能力。
5.行为和生活方式干预: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尝试在每天的特定时间上厕所,以训练肠道形成固定的排便模式。及时如厕和确保卫生间设施安全便利也是重要措施。
6.手术治疗:对于严重且无法通过非手术手段解决的病例,可能需要外科干预。这通常是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法奏效时所采取的最后手段。
面对老年人大便失禁,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