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卫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临床生殖医学科
1.解剖结构:
阴道是一条肌性管道,长约8-10厘米,自子宫颈延伸至外界。前壁与膀胱相邻,后壁与直肠相邻,其入口位于会阴区。阴道口周围有大阴唇、小阴唇和处女膜等解剖结构。
2.组织层次:
(1)黏膜层:由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构成,内含丰富的糖原,这些糖原被乳酸菌代谢为乳酸,维持阴道酸性环境(pH3.8-4.5)。
(2)肌层:主要由平滑肌组成,包括环形和平行排列的纤维,有助于在性交和分娩时扩展或收缩。
(3)外膜:结缔组织组成,具有一定弹性,同时连接周围器官,为阴道提供支撑。
3.微生态环境:
(1)常驻菌群:以乳酸杆菌为主,占75%-85%,它们通过产乳酸抑制致病菌生长。
(2)其他细菌:如双歧杆菌等,也有少量存在,但不造成健康威胁。
(3)酸性环境:正常情况下阴道pH值低于4.5,能够阻碍大部分病原菌繁殖。
(4)分泌物:来源于阴道壁渗透液、宫颈粘液以及脱落细胞,保持阴道湿润并清除有害物质。
阴道的健康依赖其稳定的结构和功能,当某一因素失衡,如菌群紊乱或组织受损,就可能出现感染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