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外科
1.电解质失衡:瘫痪患者由于活动能力降低,可能导致饮食不规律、水和电解质摄入不足或过量,从而引起钠、钾、钙等电解质的不平衡,这可能导致肌肉抽搐。
2.药物副作用:许多治疗瘫痪相关疾病的药物,如抗痉挛药或镇静剂,可能会引起抽搐作为副作用。药物的种类、剂量及服用时间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3.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或脑炎,可能导致大脑异常放电,引发抽搐。这类感染常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头痛或意识改变。
4.脑部疾病:瘫痪常与脑卒中、脑外伤或肿瘤等脑部病变有关,这些病变可能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引发抽搐。
5.癫痫发作:瘫痪患者可能存在隐匿的癫痫病史或因其他脑部损伤诱发癫痫,导致频繁抽搐。
对于瘫痪病人出现长期抽搐的现象,需要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检查,包括血液检测、脑电图、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找出具体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保持良好的护理与科学管理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