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氧合管理:确保患者的氧饱和度保持在适当水平,通常建议维持在94%至98%。通过呼吸机提供足够的氧气,以维持良好的组织氧合,防止低氧血症对脑组织造成进一步损害。
2.通气策略:选择适当的通气参数,尤其是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以避免过度通气或不足通气带来的风险。过度通气可能导致低碳酸血症,加重脑血管收缩,而不足通气则可能导致高碳酸血症,加重脑水肿。
3.二氧化碳管理:监测动脉血气,根据需要调整通气设置,以维持正常的二氧化碳水平。目标是使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维持在35至45mmHg之间,因为异常的PaCO2可能影响脑血流。
4.体位管理:将患者头部抬高30度有助于减轻颅内压和改善静脉引流,但需谨慎操作以避免影响呼吸机功能或引起意外拔管。
5.镇静与镇痛: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适度使用镇静剂和镇痛药物,避免因不适或痛苦导致的自主活动增加能耗及颅内压。
6.营养支持:及时提供营养支持,如胃管喂养,以确保患者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有助于康复。
7.并发症预防: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感染指标,预防肺部感染、压力性溃疡等常见并发症。
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合理的氧合和通气管理、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以及全面的支持治疗是提高预后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