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定义与常见成因
脾脏囊肿是一种在脾脏组织内形成液体或半液体内容物的腔性病变。胃癌手术后出现脾脏囊肿可能与手术操作、局部炎症反应或者淋巴循环改变有关。
2.囊肿的类型
真性囊肿:壁内覆盖上皮细胞,较少见,多为先天性。
假性囊肿:无上皮细胞覆盖,常由外伤、感染或手术后继发形成,占脾脏囊肿大多数。
3.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小型无症状性的囊肿一般不会对健康产生明显影响,直径小于5厘米者多采取观察策略。
大型囊肿(直径超过5厘米),尤其是压迫血管、临近器官或引发疼痛时,可能需要进一步干预。
如果囊肿破裂,可能导致急性腹痛甚至腹腔出血,这种情况虽然罕见,但属于危及生命的医疗紧急情况。
4.监测与治疗建议
定期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CT扫描,用于了解囊肿的大小变化。
无症状的小囊肿无需特殊处理,但若囊肿快速增大、有破裂风险或出现相关症状(如腹胀、腹痛),可能需要考虑穿刺引流或手术治疗。
对于胃癌术后的患者,定期复查非常重要,不仅关注囊肿情况,还需密切监测术后其他可能的并发症或肿瘤复发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