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大脑结构上的变化: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大脑的某些区域,如杏仁核、前额皮质和海马体,可能存在体积变化。杏仁核是处理情绪反应的重要区域,而前额皮质与决策和自控能力相关。
2.神经化学变化:双相情感障碍与大脑中神经递质的不平衡有关,例如5-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化学物质在情绪调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不平衡可能导致情绪波动。
3.功能连接的异常: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的连接模式可能与健康个体不同。这种异常连接模式可能影响情绪调节和信息处理。
4.遗传因素:双相情感障碍具有较高的遗传倾向,基因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可能部分解释了这种障碍的发生。
虽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表现出一些与普通人不同的特征,但这些变化并不代表大脑无法正常运作。理解这些变化有助于更好地识别、诊断和治疗该疾病。对于患者来说,接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是管理双相情感障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