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理因素:人体在夜间会经历多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约90分钟,分为浅睡(非快速眼动,NREM)和深睡(快速眼动,REM)两个阶段。通常在每个周期的结束时,人更容易苏醒。如果此时外界有轻微干扰,可能导致彻底清醒。随着年龄增长,深睡阶段减少,容易被小刺激唤醒。
2.心理因素:压力、焦虑或抑郁可能导致半夜醒来后无法入睡。这些情绪状态会增加皮质醇等压力激素水平,使大脑保持活跃状态,妨碍再次入睡。
3.环境因素:光、噪音、温度等环境变化也可能影响睡眠质量。例如,过高的室温或过亮的光线可能打断睡眠,使人醒来后难以重新入睡。
4.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作息时间、晚间摄入咖啡因或酒精等都可能影响夜间睡眠。咖啡因会延长清醒时间,而酒精虽然可以帮助入睡,但会干扰后半夜的睡眠结构。
5.健康状况:某些健康问题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胃食管反流病等,也能导致夜间频繁醒来。这些病症需要专业医疗评估和干预。
要改善这种情况,建议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如制定固定的就寝和起床时间,避免晚上摄入刺激性饮料,并尽可能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如果长期存在睡眠障碍,应咨询医务人员进行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