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蜂蜜结晶的原因主要与其成分有关。蜂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其中葡萄糖容易在低温环境下析出形成结晶。
2.气温对蜂蜜结晶的影响显著。通常在14°C左右,蜂蜜最容易结晶。当气温低于这个范围时,结晶速度加快;而高于这个范围时,结晶会减慢甚至停止。
3.蜂蜜的水分含量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水分较少的蜂蜜更容易结晶。一般来说,蜂蜜的含水量在17%-18%之间,此时的粘稠度适中,比较稳定。而当含水量低于17%,特别是接近15%时,更容易形成结晶。
4.蜂蜜中的微小颗粒物也能促进结晶过程。这些颗粒可能来自花粉、蜂蜡或者空气中的微尘,它们为结晶提供了“种子”作用,使得葡萄糖更易析出。
5.还有一点不同来源和品种的蜂蜜,其结晶特性有所不同。例如,油菜花蜜较容易出现结晶,而洋槐蜜则较难结晶。
蜂蜜的沉淀和结晶是正常现象,这并不代表质量问题,也不会影响其营养价值。在日常储存蜂蜜时,应尽量避免放置在寒冷或极端温差环境,以保持其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