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形成原因
炎症性肺结节常由细菌、病毒、真菌感染或其他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引起,例如结核、支原体感染等。某些全身性免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也可能导致肺部炎症性结节。
2.影像学表现
炎症性肺结节在影像学上通常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小结节,边界相对清晰或稍模糊,直径大多小于3厘米。通过CT扫描可以进一步评估结节的大小、形态及是否伴随增大的淋巴结。
3.诊断流程
对于炎症性肺结节,通常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来判断。例如,急性感染可能伴有咳嗽、发热,而慢性疾病如结核则可能出现乏力、盗汗等症状。如果影像学难以区分良恶性,还可能需要通过支气管镜检查或穿刺活检进一步确诊。
4.治疗方法
针对感染性病因,可以根据致病微生物选择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针对非感染性炎症,可考虑使用激素或免疫调节剂治疗。在治疗后,炎症性肺结节通常会缩小甚至消失。
5.监测复查
即使怀疑为炎症性肺结节,也需定期随访,通过影像学观察变化。如果结节逐渐增大、不规则或伴随症状加重,则需要警惕恶性可能。
炎症引起的肺结节是一种常见现象,其大多数为良性,但仍需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及定期复查,以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