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成因:结石的形成主要原因包括尿液中钙、草酸盐、尿酸等物质的浓度增高。这些物质会在肾脏中逐渐积聚并结晶,最终形成硬块。
2.类型:肾结石有几种常见类型,包括钙结石(最常见,占80%以上)、尿酸结石、鸟粪石结石以及胱氨酸结石。每种类型的结石成因可能有所不同,如饮食习惯、代谢紊乱或遗传因素等。
3.症状:结石在经过尿道排出时,会导致剧烈疼痛,尤其是在石头较大或表面不平滑时。这种疼痛通常从背部或腰部开始,并向下放射到腹股沟区域。同时,还可能伴随血尿、恶心呕吐和尿频尿急等症状。
4.诊断:若怀疑有结石问题,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扫描等确诊。尿液分析也可以帮助识别潜在的代谢异常。
5.治疗:小型结石通常可以通过多喝水和服用止痛药自行排出。对于较大或复杂的结石,可能需要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或手术介入等方法。
6.预防:为了预防结石形成,应注意饮食结构调整,增加水分摄入,限制盐分和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并根据医生建议补充适当的营养素。
尿路结石的排出虽然可以自行解决,但如果出现严重疼痛或合并感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避免更严重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