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了解病因与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腰部疼痛、腿部放射性疼痛(坐骨神经痛)、麻木感和下肢无力等。严重者可能伴随大小便失控或行走困难。
2.保守治疗措施
卧床休息:急性期可短期卧床,减少负重对椎间盘的压力,通常建议时间不超过3-5天。
体位调整:避免久坐或弯腰负重,使用硬板床和腰围支撑减少腰椎压力。
康复锻炼:在急性期过后,可进行适度的核心肌群训练,如小燕飞、平板支撑等,但需在专业指导下完成,以避免加重损伤。
3.药物治疗方案
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或塞来昔布。
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可酌情使用神经调节药物,如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
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对顽固性疼痛可能有效,但需由专业医生操作。
4.物理治疗与辅助治疗
热敷、超声波、电刺激和牵引疗法可以帮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根水肿。
针灸、中医推拿和正骨也有一定效果,但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操作,避免非法操作导致恶化。
5.手术干预的时机
当以下情况出现时,应及时就诊并评估是否需要手术:
腿部麻木持续加重,伴随明显肌肉萎缩或无力。
出现马尾综合征症状,如大小便失禁或会阴部麻木。
经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效果不显著,影响正常生活质量。
6.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避免长期低头、弯腰或提重物动作。
保持合理体重,预防肥胖对腰椎增加负担。
睡觉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保持脊柱自然曲度。
通过及时处理和科学管理,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以控制症状并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