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椎体后移的定义和分级
椎体后移是指颈椎椎体相对于正常解剖位置的后方移位,通常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根据移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后移一般在数毫米范围内,多数情况下不伴随神经压迫或明显结构性损伤。
2.常见原因
退行性变:颈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可能导致椎体轻微错位。
外伤:轻微创伤可能引起一过性的椎体位置改变。
姿势性改变:长期低头或不良坐姿会增加颈椎应力,导致椎体位置轻微异常。
肌肉平衡失调:颈椎周围肌肉力量不平衡可能影响椎体稳定性。
3.是否需要治疗
无症状者:若后移程度轻微且无症状,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姿势进行预防性管理。
有症状者:如果伴随颈部僵硬、疼痛或手臂麻木,可能提示神经根或脊髓受压,需要进一步检查,如磁共振成像。
严重情况:若后移导致椎管狭窄或神经功能异常,可能需要针对性的治疗,包括药物、康复训练甚至手术干预。
4.可能的后果
椎体略微后移通常不会直接引起严重问题,但如果持续恶化,可能增加退变性颈椎病的风险,甚至导致颈椎稳定性下降或神经受压。
日常应注意颈椎健康,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并定期进行颈椎功能锻炼。对于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