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道下裂发生率为每200-300名男性新生儿中有1例,这意味着其在男性新生儿中的相对普遍性。
2.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已知与遗传、环境因素以及母亲怀孕期间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有关。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家族史是一个重要风险因素,有尿道下裂病史的家庭,其后代发生该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3.根据尿道开口的位置,尿道下裂可分为三类:前位、中位和后位。前位尿道下裂最常见,约占所有病例的50-70%;中位尿道下裂次之,占20-30%;后位尿道下裂最少见,占10-20%。
4.除尿道开口异常外,患者可能伴有其他生殖系统畸形,如隐睾、阴茎弯曲。这些合并症状需要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5.临床诊断主要通过新生儿体检进行。一旦确诊,建议在婴儿6个月至18个月之间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重建正常的尿道结构和功能,使患者能够正常排尿和将来具备生育能力。
目前,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干预能显著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家长应关注新生儿体检,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