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胃底腺息肉主要由胃黏膜的腺体细胞过度增生形成,是一种良性病变,与腺瘤性息肉不同,后者具有恶性转化的潜力。
2.增生性胃底腺息肉与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有关,这类药物可导致胃酸分泌减少,从而引起腺体细胞代偿性增生。
3.这种类型的息肉通常直径较小,一般在1厘米以下,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内镜检查中偶然发现。
4.与腺瘤性息肉不同,胃底腺息肉癌变的风险极低,因此其临床处理策略也有所不同,通常不需要切除,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期随访。
5.在胃部的其他部位,如胃窦或胃体,可能会发现腺瘤性息肉,这种情况下需要更加关注因为这些类型的息肉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胃底腺息肉一般是增生性的,通常不会发展为癌症,但对于长期使用抗酸药物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和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