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观察随访:如果隆起较小且无症状,可能医生会建议定期通过胃镜进行观察,以监测其变化。通常,隆起直径小于1厘米、没有恶性表现时,可以选择这种保守方式。随访频率一般为6至12个月一次。
2.内镜下治疗:对于中等大小(1-2厘米)且怀疑有潜在恶性风险的隆起,内镜超声可以用来评估其深度和性质。有些情况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或内镜黏膜切除术可用于切除病变。这两者都是微创技术,可以有效地移除病灶,避免更大的手术。
3.手术切除:当隆起较大(大于2厘米)、具有恶性表现或者内镜下无法完整切除时,外科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手术切除可以彻底移除病变组织,并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胃窦粘膜下隆起的具体处理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由专业医生结合临床检查结果做出全面评估后决定。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胃部健康,例如避免过量饮酒、吸烟,保持均衡饮食习惯,定期健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