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关节退行性改变

2024-12-2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病情分析:关节退行性改变,通常也称为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病变,主要是由于关节软骨的逐渐磨损和退化导致。它在老年人中较为普遍,但并非老年人的专属病症。

1.发病机制:关节退行性改变的核心在于软骨的退化。在正常情况下,关节表面的软骨起到缓冲和润滑的作用,使关节能够平稳运动。在骨关节炎中,这种软骨逐渐磨损、变薄甚至消失,从而导致骨头直接接触和摩擦。这种情况会引发疼痛、僵硬以及炎症。

2.流行率与年龄:随着年龄增长,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研究显示,大约有10%的人在60岁时受到影响,而在75岁以上的人群中,这一比例上升至50%以上。

3.常见症状:

疼痛:活动时加重,休息时缓解。

僵硬:尤其是在早晨或久坐后。

关节肿胀:可能伴随炎症反应。

骨刺形成:严重时可能导致畸形。

4.高危因素:

年龄:中老年人为多发群体。

性别:女性更易患病。

肥胖:增加关节负担,加速磨损。

外伤史:曾经的关节损伤提高发病风险。

5.预防与管理:

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压力。

进行适度锻炼,增强肌肉力量。

避免关节过度使用,注意姿势。

药物与康复治疗可缓解症状,但需遵医嘱。

关节退行性改变是不可逆转的,但通过有效管理可以减缓其进程,改善生活质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缓解症状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