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散瞳后,眼睛的睫状肌放松,使得晶状体恢复到自然状态。这种情况下测量出的屈光度更加接近眼球的真实屈光状态。
2.未散瞳情况下,睫状肌可能因为紧张或调节作用而影响屈光度的测量,导致误差。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其调节能力较强,更容易出现假性近视情况。
3.散瞳验光通常用于确定屈光不正的真实度数,如近视、远视和散光,有助于明确是否需要配镜以及配镜度数的准确性。
4.在一些医学条件下,如散光或高度近视,准确的屈光度测量对于制定治疗方案也至关重要。
尽管散瞳验光更为精确,但日常生活中不必频繁进行,应遵循医生建议,仅在必要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