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临床症状:
疼痛:骨折愈合后,原先的局部疼痛应明显减轻或消失。如果在活动时仍然感到剧烈疼痛,可能代表未完全愈合。
肿胀:随着骨折愈合,受伤部位的肿胀会逐渐消退。如果肿胀持续不退,可能提示愈合不良。
功能恢复:通常,骨折愈合后,相关部位的功能逐渐恢复,可以进行轻度活动。若无法承重或活动受限,则需进一步评估。
2.医学影像检查:
X光片:通过X光检查可观察到骨折线模糊、断端骨痂形成等愈合迹象。完全愈合通常表现为骨折线消失或有连续性骨皮质形成。
CT扫描或MRI:对于复杂骨折或关节内骨折,CT或MRI可提供更清晰的结构细节,有助于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3.骨密度测试: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长时间康复后,可通过骨密度测试了解骨强度增加情况,从而间接反映愈合进展。
4.时间因素:一般来说,成人骨折需要6-12周愈合,儿童因骨骼生长速度快,通常4-8周即可愈合。具体时间因骨折类型、位置及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骨折愈合的判断需要结合疼痛缓解、功能恢复、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即使出现部分愈合迹象,也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恢复活动,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