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休息:停止所有可能加重损伤的运动,给予肌肉足够时间来自我修复。通常建议在前48小时内避免任何对受伤部位施加压力的活动。
2.冰敷: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隔2-3小时进行一次,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持续使用冰敷的时间是第一到第三天。
3.压迫: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包扎,但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抬高: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之上,帮助减少肿胀。这可以通过躺下时用枕头垫高受伤部位实现。
5.温和锻炼:在急性期后,可尝试轻度活动,如伸展运动,逐渐增加强度以改善灵活性和力量,但必须在不引发疼痛的情况下进行。
6.物理治疗:在必要情况下,咨询专业的物理治疗师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恢复正常功能。
7.营养支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和D的食物,帮助肌肉修复与再生。
及时遵循这些步骤有助于肌肉恢复,并可预防未来的损伤。在未完全康复之前,避免剧烈运动或负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