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髓鞘与腔隙性脑梗死在核磁上的区别是什么

2025-06-0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脱髓鞘与腔隙性脑梗死在核磁共振成像上可以通过几个主要特征进行区分。脱髓鞘一般表现为白质区域的异常信号,而腔隙性脑梗死通常出现在深部脑组织的小血管区域。

1.脱髓鞘病变:

在核磁共振T2加权成像中,脱髓鞘病变通常表现为高信号。

T1加权成像中则可能显示为低信号。

脱髓鞘病变主要影响大脑的白质区域,并且通常是多发性的分布。

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

2.腔隙性脑梗死:

这种类型的梗死主要发生在脑内的小动脉供应区域,常见于脑基底节、丘脑和脑桥。

核磁共振成像的慢性阶段可能显示为脑内的小囊状低信号空腔,类似于液体样的特征。

通常直径小于15毫米。

常见于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由于微小血管病变导致。

这些影像特征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鉴别不同类型的脑损伤。了解这些差异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