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夜惊
夜惊是一种睡眠障碍,通常发生在深度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年龄:多见于2至6岁的儿童。
特点:突然从睡眠中坐起,大声哭喊或尖叫,表现出极度恐惧,但通常对周围事物没有反应,清晨醒来后无记忆。
频率:每晚发作时间短,一般持续数分钟到十几分钟。
2.噩梦
噩梦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年龄:任何年龄段皆可发生,幼儿因为认知能力发展,容易出现与白天经历相关的梦境。
特点:孩子可能会清晰记得梦中内容,因害怕而醒来,需要安抚才可重新入睡。
3.身体不适
身体病症可能引发夜间哭闹。
常见问题:腹痛(如便秘或消化不良)、耳部感染、牙齿萌出等。
症状:除了哭闹外,可能伴随抓耳朵、拒绝进食、体温升高等表现。
4.情绪或心理问题
儿童的心理状态容易受到环境变化影响。
原因:白天受到了惊吓、父母争执或更换居住环境。
表现:入睡困难、频繁夜醒并哭喊寻求关注。
5.环境因素
睡眠环境的改变可能干扰儿童的睡眠质量。
温度:房间过冷或过热。
声音:外界噪音突然响起。
光线:光线太强或黑暗导致恐惧。
对于以上现象,可以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及夜间表现。如果情况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可能的内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