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体温调节异常
感冒时身体通常会发热,这是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反应。退烧后,身体为了散热可能会导致大量出汗。此时,汗液过多排出可能导致脱水,从而影响胃肠道功能,引发恶心感。
2.药物副作用
某些治疗感冒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物或复方感冒药,可能会对胃肠产生刺激,导致恶心不适。这类药物可能也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加重恶心症状。
3.病毒感染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部分感冒病毒不仅会入侵呼吸道,还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这种情况在流感病毒感染时更为常见,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
4.低血糖或代谢紊乱
感冒期间,如果饮食摄入不足或因出汗导致电解质失衡,可能会引起低血糖或能量供应不足,表现为虚弱、恶心和心率增加。
5.心理因素
感冒引起的不适和疲乏可能引发焦虑,部分人群对此较为敏感,可能表现为恶心等躯体症状。
感冒后出现出汗和恶心时,应注意补充水分、电解质和适当进食,避免空腹服药。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如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或者意识模糊等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