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当拇指和食指张开时肌肉最高处。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用力揉按此穴位,每次持续2-3分钟,一般会有酸胀感。该穴位属于大肠经,具有疏风清热、镇痛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因外感风热导致的牙痛。
2.颊车穴:位于下颌角附近,当闭紧牙关时可摸到一块突出的肌肉,用手指用力按压该部位可产生明显的酸胀感。颊车穴属胃经,主要用于缓解局部疼痛,对由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等导致的牙痛有效。
3.下关穴:位于面部耳前方,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间的凹陷处。按压此穴能够放松咬肌,改善面部及牙龈的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因牙龈肿胀引发的疼痛。
4.其他相关穴位:如内庭穴(位于第二、第三脚趾之间的趾缝前缘)和太溪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凹陷中),对牙痛也有辅助作用,可结合使用以增强效果。
穴位按摩仅能起到暂时缓解作用,并不针对根本病因。如果牙痛持续存在或伴随发热、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