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走出焦虑

2025-04-0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走出焦虑需要从心理、行为和生理三方面入手,通过科学的方法调节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状态,恢复内在平衡。

1.认知调整

焦虑常来源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放大或消极预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自我认知矫正:

记录负面想法并分析其合理性。例如,每天用5-10分钟写下担忧事项,并尝试找到证据支持或反驳这些想法。

学习将问题具体化,例如把模糊的“担心失败”转换为明确的情境,例如“如果考试失利,那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这种方法能降低恐慌感。

练习积极思维,用正面的解释替代悲观的假设。如将“我可能做不好”转变为“这是一个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2.行为干预

焦虑会让人陷入惯性回避或僵局中,适当调动身体行动能够缓解这一状态: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或游泳。这类活动能够刺激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分泌,有助于缓解压力。

尝试暴露疗法,即逐渐接触引起焦虑的情境,从低到高依次挑战,帮助适应和减少恐惧反应。

安排每天的作息和任务清单,避免无序状态进一步加重焦虑感。

3.生理调控

焦虑的持续会影响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平衡,调节呼吸和放松训练能够有效减轻身体症状:

练习深呼吸法,每次吸气4秒,屏住呼吸4秒,随后缓慢呼气4秒,重复5分钟,能迅速降低心率和肌肉紧张感。

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从头到脚按部位逐一收缩与放松肌肉,帮助打破全身绷紧状态。

保持规律的睡眠,建议成年人每天睡眠7-8小时,将就寝时间固定并避免使用电子屏幕干扰褪黑素分泌。

长期焦虑可能是焦虑障碍的一部分,应避免忽视。若以上方法无法明显改善,应考虑寻求专业帮助,包括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以更全面地管理健康。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