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情绪异常波动
躯体化症状常与情绪密切相关。早期可表现为长期存在的焦虑、抑郁、过度担忧或易怒等情绪问题。例如,超过50%的患者在症状出现之前,会经历一段时间的高压状态或情绪困扰。
2.睡眠障碍
出现难以入睡、频繁醒来或睡眠浅表等问题,约有30%-40%的躯体化症状患者在发作初期伴随睡眠质量下降。
3.对健康的过分关注
过于敏感地察觉身体的不适,例如轻微的疼痛或疲劳,也会被放大为严重的问题。统计显示,约70%的患者会频繁就医,认为自己患有某种未被诊断出的重大疾病。
4.逐渐增多的非特异性身体不适
常表现为头痛、胸闷、腹部不适、肌肉疼痛或乏力。这些症状缺乏明确的生理依据,但患者通常会描述得较为严重。研究发现,大约60%-80%的病例以这种形式开始。
5.消极应对压力
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事件缺乏积极的面对方式,容易逃避问题或将负面情绪转化为身体上的不适感。
6.多科室求诊但疗效不显著
此类患者往往辗转于多个科室,例如心内科、消化科或神经内科,却始终无法找到合理的解释或有效治疗方案,这是较为典型的一个前兆特点。
早期识别躯体化症状并非易事,应特别注意情绪与身体症状之间的关联,并及时寻求专业精神心理医学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