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精神分裂症在儿童中较为少见,其发病率约为0.01%至0.03%。通常在青春期后更为常见,但儿童期即可能出现症状,如认知障碍、情绪异常和社交能力退化。
2.治疗以药物为主,目前主要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幻觉、妄想等核心症状,同时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及选择药物,避免副作用影响正常发育。
3.心理治疗是重要的辅助措施,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和社会技能训练。心理干预能够帮助患儿理解自身症状,提高应对能力,并改善与他人的互动方式。
4.教育干预同样不可忽视,通过特殊教育或个性化学习计划,支持患儿继续学业,避免因疾病导致的学业中断。
5.长期管理需要整合多学科团队,包括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教育专家和社会工作者,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定期随访并监测病情变化。
6.家庭支持至关重要,家长需了解疾病特点,学习如何与患儿有效沟通,保持耐心,与医疗团队紧密合作。
尽管现代医学无法根治精神分裂症,但通过上述方法,绝大多数患儿可以控制症状、恢复功能并适应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