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感染性疾病:一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可能会引起骨痛和盗汗。结核杆菌侵袭骨骼(骨结核)时,可引发局部骨骼疼痛,同时因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夜间盗汗。其他慢性感染如布鲁氏菌病也可出现类似症状。
2.肿瘤性疾病:骨髓瘤、淋巴瘤或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骨痛和盗汗的常见原因。这类疾病可能因肿瘤细胞破坏骨结构而导致疼痛,癌性发热则可能引发盗汗。另外,实体肿瘤如肺癌、乳腺癌骨转移后同样会产生骨痛和全身出汗异常的表现。
3.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在严重时可引发骨痛,尤其是在活动过后或休息时。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缺乏等内分泌紊乱也可能通过影响骨代谢而导致骨痛,同时伴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诱发夜间盗汗。
4.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多肌痛等自身免疫相关疾病可能引发广泛性骨或关节痛,并伴随体温调节异常表现,出现夜间盗汗。
5.其他原因:药物副作用如服用激素类药物、抗抑郁药,或者心理因素如焦虑症也可能导致盗汗,但这些一般不会单独造成骨痛。如果同时合并骨痛,应考虑是否存在其他基础疾病。
尽早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线、MRI)、血液检查(如感染指标、肿瘤标志物、钙磷代谢监测)以及必要的骨活检明确病因,对后续治疗十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