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感染性疾病
体内存在感染时,常会引起发热和多汗,这通常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受到炎性因子的刺激所致。例如,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支气管炎等,可能导致呼吸时热感增强并伴随出汗。严重感染如肺炎,还可能出现持续高热、咳嗽和胸闷等表现。
2.焦虑或情绪波动
强烈的情绪变化,如焦虑或恐惧,可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体内心率加快、新陈代谢提高,从而引发呼吸时局部发热感,并伴随全身或局部多汗。
3.甲状腺功能亢进
此类内分泌疾病可使基础代谢率升高,表现为易出汗、怕热、心悸及体重下降等。若同时出现脖子肿大(甲状腺肿)、手抖等,应高度怀疑此病。
4.低血糖反应
血糖突然降低时,体内会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可能引起全身冷汗,同时伴有乏力、心慌和注意力不集中。部分患者在此状态下感到呼吸异常明显。
5.环境或生理因素
高温潮湿或剧烈运动后,呼吸频率加快,身体散热需求增大,可能导致局部热感和汗液分泌增加。一些人群如更年期女性,可能因激素水平波动而出现潮热和盗汗现象。
6.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抑郁药或激素类药物可能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诱发非感染性出汗以及呼吸热感。
如果上述情况持续存在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如测量体温、血常规、甲状腺功能,以及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因,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