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初期阶段(术后1-2周):
保持患肢的抬高和冰敷,以减少肿胀和疼痛。
避免负重,通过使用拐杖或助行器来减轻脚部压力。
开始进行轻柔的踝关节活动,如小幅度的踝关节屈伸运动,每天3次,每次10分钟。
2.中期阶段(术后3-6周):
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增加脚部的负重,建议使用步态练习帮助恢复正确的行走方式。
进行简单的物理治疗,包括弹力带拉伸和脚趾抓握练习,以增强足底小肌肉群的力量。
每周至少三次,进行水疗或游泳等低冲击性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耐力和下肢稳定性。
3.后期阶段(术后7周以上):
开始更高级的平衡和协调训练,例如单腿站立和动态平衡训练。
增加耐力训练的时间和强度,如骑自行车、慢跑等,以提升整体下肢肌肉耐力。
继续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性活动训练,加强术后恢复效果。
每个阶段的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过早或过度的活动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或损伤。定期随访,监测康复进展,并及时与医护团队沟通任何不适或异常。合理的康复计划有助于术后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