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胃炎的主要原因包括:
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的重要因素,全球范围内约50%以上的人口存在这种细菌感染。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暴饮暴食、过量摄入辛辣、油腻或刺激性食品可导致胃黏膜损伤,增加胃炎发生的风险。
药物因素:长期使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例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可损害胃黏膜,引发或加重胃炎。
其他病因:如过度饮酒、吸烟、压力过大等,也会通过干扰胃液分泌或直接破坏胃黏膜造成胃炎。
2.上火相关的因素:
中医中的“上火”常指人体阴阳失衡、内热亢盛,大多表现为口腔溃疡、咽喉疼痛等症状。在胃炎的情况下,一些辛辣或刺激性的饮食可能被认为是“上火”的诱因,这些食物确实会加重胃部不适,但并不是引起胃炎的根本原因。
对于部分个体,情绪波动和精神压力也可能被描述为“上火”的一种形式,而这些正是现代医学中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胃炎关联的重要诱因。
3.如何预防和管理胃炎:
改善饮食结构,避免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如蔬菜、米粥等。
如果怀疑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及时就医,通过呼气试验或胃镜检查确诊,并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
避免长期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如有需要,应在医生指导下同时使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保证规律作息,适当释放压力,减少对胃部功能的影响。
胃炎是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日常生活中应关注饮食卫生、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误解“上火”作为唯一原因而耽误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