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代谢异常
肿瘤细胞具有快速增殖的特点,其代谢活动旺盛,并显著消耗机体的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资源。肿瘤组织分泌的炎性因子,例如肿瘤坏死因子,可以干扰正常的代谢调节过程,导致基础代谢率增加。研究发现,肠癌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可能比健康人群高出20%-30%。
2.营养吸收受阻
早期肠癌虽然病灶较小,但可能已开始影响肠道的功能。例如,结肠或直肠黏膜出现病变后可能妨碍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正常吸收,尤其是负责分解和吸收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小肠段容易受到累及。当机体长期无法获得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时,会造成体重减轻。
3.慢性炎症反应
肠癌发展过程中伴随的低程度系统性炎症可以持续消耗能量,同时还会促进肌肉分解,进一步削弱体力和体重的维持能力。一些与癌症相关的炎性因子,如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也被认为是癌症相关恶病质的重要原因。
4.食欲减退
癌症早期可能对胃肠激素信号产生影响,造成饱腹感增强或食欲下降。部分患者还可能因肿瘤部位的刺激而感到轻微腹胀或不适,从而减少进食量。长此以往,摄入热量不足会直接表现为体重下降。
5.心理因素
虽然不常见,但心理压力也可能间接导致体重下降。部分患者在疾病隐匿阶段已存在焦虑、疲劳等问题,而心理状态又可能通过影响睡眠质量和饮食习惯加剧体重下降。
肠癌早期的体重下降需要予以足够重视,因为它可能是肿瘤活跃过程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