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中医如何辨证治疗

2025-05-0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胃下垂是中医学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进行治疗的。其目标是调节脾胃功能,提高胃的运动能力,并缓解相关症状。以下是中医在辨证论治胃下垂时常用的一些方法:

1.脾气虚弱型:

症状: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薄,面色萎黄,乏力。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

常用方剂:四君子汤加减,如党参、白术、茯苓、甘草。

2.气血两虚型:

症状:面色苍白、心悸失眠、头晕目眩、手足无力。

治疗原则:益气养血。

常用方剂:归脾汤加减,如当归、黄芪、龙眼肉、酸枣仁。

3.中气下陷型:

症状:上腹部坠胀感、饭后加重、疲倦乏力。

治疗原则: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常用方剂:补中益气汤,如黄芪、人参、柴胡、升麻。

4.肝郁气滞型:

症状:情绪抑郁、胸闷胀痛、嗳气频繁。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

常用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如柴胡、香附、陈皮、甘草。

中医治疗胃下垂强调个体化诊断与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与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方药。同时,还需要结合饮食调整和生活规律,促进恢复。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