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肝损伤:指的是肝细胞受到损害,包括由药物、酒精或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或慢性损伤。轻微的肝损伤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通常通过血液检查发现,如转氨酶水平升高。较严重的肝损伤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出现黄疸、疲劳、腹痛等症状。在大多数情况下,去除病因后,轻度至中度的肝损伤可以恢复。
2.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状态,是长期肝损伤的结果。常见原因包括长期的酒精滥用、慢性病毒性肝炎(如乙型或丙型肝炎)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会导致肝组织纤维化,即正常的肝细胞被瘢痕组织取代,进而影响肝脏功能。这种变化通常是不可逆的,并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门静脉高压、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和肝癌。
早期识别和治疗肝损伤有助于防止其发展为肝硬化。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对于肝病的预防与管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