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1.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是引起急性肠胃炎的主要病原体。常见的细菌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等。这些病原体通过污染的水源、食品或不洁的手进入人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下,细菌繁殖迅速,增加了感染风险。例如,沙门氏菌在40-140华氏度(约4-6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可以快速生长。
2.食品保存不当:未能正确保存食物使得细菌繁殖,导致食物变质。室温下存放的食物超过两个小时就可能开始滋生细菌。冷藏食品应保持在40华氏度(约4摄氏度)以下,而热食应保持在140华氏度(约60摄氏度)以上。
3.交叉污染:生熟食物未经妥善分开处理会引发交叉污染。例如,用同一砧板切割生肉和蔬菜,可能将生肉中的细菌传染至蔬菜。未经彻底清洗的厨具和餐具也可能导致交叉污染。
4.饮食卫生习惯差:烹饪前未能彻底洗手或清洁食材可能引入致病菌。特别是在处理肉类、海鲜等易腐败食材时,更需讲究卫生。
5.化学污染物:农药残留、工业污染物或者食品添加剂过量使用都可能引发急性肠胃炎。长期暴露于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影响健康,即使短期暴露也可能导致急性反应。
注意食品的选择、储存条件和饮食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急性肠胃炎。购买新鲜且符合安全标准的食材,正确储存并谨慎处理食物,有助于避免相关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