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近视的基本机制。近视是由于眼轴过长或屈光系统异常导致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因此看远处物体模糊。如果经常将模糊的画面传递给大脑,视觉系统可能会受到影响,使得视力调节能力下降,进一步增加视疲劳感。
2.对低度近视的影响。低度近视(通常指150度以下)者在日常生活中,如阅读近距离文字或进行室内活动,不佩戴眼镜对视力影响较小。但若需长时间注视远处物体,如驾驶、上课看黑板等,则可能因为看不清而引发头痛、眼部疲劳等症状。
3.对中高度近视的影响。中度近视(150-300度)和高度近视(超过300度)者由于视物模糊范围更大,如果不佩戴眼镜,眼睛需要不断调整以尝试看清目标,容易加重睫状肌负担,引起失焦状态,甚至导致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
4.长时间不用眼镜的潜在风险。不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可能会养成眯眼、凑近物体看的习惯,这些行为可能诱发干眼症、颈椎病等其他健康问题。对于青少年,近视未得到合理矫正还可能抑制视觉发育。
5.特殊情况下的例外情况。部分人群如儿童早期假性近视或有散光情况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暂时不佩戴眼镜可能有助于恢复或改善视觉功能,这需要专业的眼科评估后决定。
佩戴眼镜的原则应以个人需求为基础,同时结合专业建议选择适合的矫正方式,包括框架眼镜、隐形眼镜或角膜塑形镜等。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科学用眼,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多进行远眺及户外活动,以减轻眼睛负担并稳定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