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远视状态及程度
远视的本质是光线进入眼球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多见于儿童,因为眼球发育还未完全成熟。600度属于中高度远视,远视度数较高时角膜和晶状体的调节能力难以完全弥补,需要依靠眼镜进行矫正。而随着年龄增长和眼球逐渐发育,部分轻中度远视可能会自然减弱,但中高度远视的减少幅度有限。
2.视力恢复情况
如果佩戴适当的矫正镜片后视力能达到0.8,表明矫正效果良好,视网膜与大脑的视觉功能基本正常。但这并不等同于裸眼视力完全恢复,因为远视的根本原因是眼轴过短、屈光系统无法将光线准确聚焦,这一结构性的改变仅靠生长发育通常难以完全逆转。
3.自然发育影响
儿童时期眼球仍然处于发育阶段,特别是在12岁左右,眼轴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有所延长,从而导致远视度数减少。远视度数的减轻速度因人而异,且始终存在一定的遗传性和环境因素影响。如果远视在青少年期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单靠发育可能不足以完全摘镜。
4.干预方法
除自然发育外,中高度远视的矫正方法主要包括配戴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对于成年人,可以考虑进行屈光手术,如激光角膜切削术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但这些手术通常需要等到眼部发育完全稳定后(通常18周岁以上)。在12岁的儿童,手术矫正尚不适宜。
5.其他影响因素
近距离用眼习惯、户外活动时间以及个体的视觉神经发育情况也会对远视度数的发展和矫正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孩子的学习负担重、用眼习惯差,远视度数可能更难以降低。还需排除其他眼病,如弱视或斜视等。
目前情况下,12岁儿童想要完全摘镜的可能性较低,尤其是远视度数较高者。但通过科学的视力矫正、健康的用眼习惯和定期复查,有助于改善视觉质量并稳定远视度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