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崇峰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儿茶酚胺在体内的功能之一是调节心率和血压。当这些物质的水平升高时,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引发心率加快、肌肉紧张和警觉性增加。这种生理状态通常不利于进入深度睡眠。
2.儿茶酚胺还与情绪调节有关,高水平可能会导致焦虑和紧张感增强。这种情绪上的变化也会干扰正常的睡眠周期,使得入睡变得困难,并可能导致夜间醒来次数增多。
3.研究表明,压力事件或慢性压力可显著提高儿茶酚胺水平,因此处于长期压力中的个体容易出现失眠或其他睡眠障碍。
控制压力、保持规律的作息以及进行适当的放松练习可以有助于调节儿茶酚胺水平,从而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