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准备工作:
清洁:需要清洁将要拔罐的皮肤部位,确保无油污和汗渍,以免拔罐过程中滑动或影响吸附效果。
消毒:用酒精棉球对拔罐器进行消毒处理,尤其是玻璃罐口部分。
2.选择合适的位置:
取穴:根据治疗需求,选择相应的穴位或肌肉群。例如,腰痛可以选择腰部相关穴位,肩颈酸痛则选取肩颈部位。
避开敏感部位:避免在有伤口、炎症、溃疡等位置进行拔罐,容易引起感染或加重病情。
3.操作流程:
点火拔罐:将酒精棉球点燃后快速放入玻璃罐内,使罐内形成负压,然后迅速将罐扣在皮肤上。注意不要让火焰直接接触罐口边缘,以防烫伤皮肤。
手动拔罐:对于真空拔罐器,按压手柄或抽气筒以形成负压,然后将罐子贴到皮肤上。此方法操作简便,且不需明火。
4.拔罐时间和强度:
时间控制:一般每次拔罐时间为5-15分钟,不宜过长,否则可能会导致皮肤损伤。
强度调节:根据个体耐受程度调整罐内压力。初次拔罐者应选择较小的负压,逐渐适应后再增加强度。
5.结束和后续护理:
取罐:轻轻捏住罐口周围的皮肤,让空气进入罐内,缓慢取下罐子,避免强行拉扯导致皮肤损伤。
护理:拔罐结束后,用温水擦拭被拔罐区域,并进行适当的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减轻皮肤红肿现象。
拔罐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也需要适当把握技巧和注意事项,如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操作,避免盲目自行使用。对于患有严重疾病或特殊体质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拔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