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鹅不食草的毒性成分主要是蒽醌类化合物,其中包括大黄素、大黄酚等。研究表明,这些成分在高剂量时会对肝脏和肾脏产生毒害作用。
2.中毒症状一般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不适,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引发肝损害和肾损伤。具体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
3.临床上,鹅不食草在传统中医中被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痛等疾病。其关键在于剂量控制,过量使用容易引起中毒反应。
4.对于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应严格避免自行使用鹅不食草,以防止潜在风险。
合理使用鹅不食草可以发挥其药用价值,但需严格控制剂量,谨遵医嘱,避免自行使用以防中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