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描述: 皮肤类丹毒的中医辨证
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风热型:
1)症状:表现为患处红肿发热、边界清楚、疼痛较轻,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咽喉疼痛、口干、小便黄等症状。
2)舌象和脉象: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3)治疗原则: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2.湿热型:
1)症状:表现为红肿范围较广,局部灼热疼痛明显,可能出现水疱或脓疱,伴有身热不退、心烦口渴、纳差腹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
2)舌象和脉象: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治疗原则: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3.热毒型:
1)症状:患处红肿剧烈,颜色深红或紫暗,疼痛剧烈,可出现高热,甚至神昏谵语,伴有口渴欲饮、小便赤涩、大便干结等症状。
2)舌象和脉象:舌质深红、苔黄燥,脉洪数。
3)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不同类型的丹毒在治疗上需要根据症状和舌脉象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一般可通过内服中药汤剂外加外用药膏或洗剂来综合治疗,患者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感染部位,同时要注重饮食调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是预防丹毒的重要手段,出现类似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2024-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