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土茯苓,是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的干燥根茎。土茯苓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疮毒、湿疹等病症。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鞣质、皂苷和多糖类物质。
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的干燥菌核。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脾虚泄泻、心悸失眠等病症。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三萜类、甾醇类和多糖类物质。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植物来源:土茯苓为植物根茎,而茯苓为真菌菌核。
2、功效不同:土茯苓偏向清热解毒、利湿通络;茯苓则偏向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3、适用症状:土茯苓常用于湿热相关的病症,如湿疹、疮毒;茯苓则更多用于水肿、脾虚等。
尽管两者在某些方面有所重叠,但因其来源和主要功效的不同,在临床应用中有明确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