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术后初期卧床休息:术后24小时内,患者应尽量平躺在床上,保持双腿稍微抬高,可以使用枕头垫在脚下,使脚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静脉回流,减少下肢水肿。
2.侧卧位交替:每隔两小时,协助患者在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之间进行交替,以防止长期固定姿势导致压疮形成。侧卧时,可在膝盖和脚踝处放置软垫以减轻压力。
3.半卧位过渡:术后48小时后,逐渐帮助患者从平卧位过渡到半卧位,即上身抬高约30-45度。这种体位有利于肺部扩张,预防肺部感染。
4.坐姿训练:术后第3天起,患者可以在床边坐起,每次持续时间不宜过长,约15分钟即可,通过逐步增加坐立时间和频率来适应。
5.站立及行走:术后一周左右,在无明显不适的情况下,逐步开始站立和短距离行走。开始站立时注意慢速逐步起身,避免因体位变化引起的头晕。
这些体位调整不仅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还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在此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恢复进度,灵活调整体位方案。保持良好的体位管理,有利于加速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