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泌尿系统感染
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引起尿液中出现血块。细菌感染导致膀胱或尿道发炎,伴随血管破裂,血液混入尿液形成血块。通常还伴有其他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
2.泌尿结石
泌尿系统结石是另一种常见病因,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结石在移动过程中可能刮伤尿路黏膜,引起出血,并在尿液中形成血块。此类患者往往伴有剧烈的腰腹部疼痛。
3.肿瘤
泌尿系统的良性或恶性肿瘤也可能导致尿血块。常见的肿瘤包括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等。早期肿瘤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血块会越来越明显。有时还可能伴有体重减轻、疲劳等全身症状。
4.外伤
外部创伤如跌倒、碰撞等也能导致尿中出现血块。如果泌尿器官如肾脏、膀胱受到直接撞击,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块排出体外。
5.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抗凝血药物,可能导致尿中出现血块。这类药物影响血液凝固功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如果出现尿血块,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6.先天性血管畸形
某些先天性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瘘、血管瘤等,也可能引起尿中出现血块。这类病变可引起局部出血,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的血尿。
尿中出现血块是一个警示信号,可能预示着泌尿系统的严重问题。建议尽快就医,配合相关的检查如尿常规、超声、CT等,以便准确诊断并进行恰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