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皮肤面积与体重的比例:婴儿的皮肤面积相对于体重较大,这意味着他们通过皮肤散热的速度较快。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他们更容易因为无法迅速散热而出现过热的情况。
2.汗腺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婴儿的汗腺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出汗量较少。这使得他们在面对高温环境时,不容易通过出汗来降低体温,从而更容易导致体温升高和中暑。
3.脂肪层较厚:婴儿的皮下脂肪层相对较厚,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因此,在寒冷的环境中,婴儿不易感到寒冷,但这也意味着在高温环境中,更容易积累热量。
4.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还未完全成熟,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当温度较高时,体温调节中枢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控体温,容易引起体温过高;而在寒冷环境中,他们可以通过增加代谢产热来保持体温,表现为“怕热不怕冷”。
5.新陈代谢率高:婴儿的新陈代谢率高,相应地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如果环境温度较高,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加上外界热量输入,使得体内热量难以散发出去,导致过热现象较明显。
综合来看,婴儿的这些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在面对高温环境时更容易感到不适,而在寒冷环境中能够较好地维持体温稳定。为了保障婴儿的健康,应注意避免让婴儿处于过高温度的环境中,并合理调节室温,确保其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