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病因:
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占膀胱炎病例的70-90%。
性生活:频繁或不当的性生活可增加感染风险。
免疫力低下:如糖尿病患者,其免疫系统功能较弱,更容易感染。
2.症状:
尿频:每次排尿量少,但排尿次数增加。
尿急:强烈的、突然的排尿冲动,难以忍耐。
尿痛:排尿时尿道有灼痛感。
血尿:有时尿液中可见血液。
膀胱区压痛:按压下腹部时疼痛明显。
3.诊断:
尿液分析:检测白细胞、红细胞及细菌数量。
尿培养:确定致病菌类型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超声检查:评估膀胱及尿路结构是否有异常。
4.治疗:
抗生素: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多饮水:增加尿量,有助于冲洗细菌。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酒精、咖啡等,以减少膀胱刺激。
5.预防:
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注意会阴部清洁。
多饮水:促进排尿,减少细菌在膀胱内停留时间。
排尿习惯:避免憋尿,保持规律的排尿习惯。
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指导,对于控制症状和防止复发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