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第一代抗组胺药: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来减轻过敏症状,但可能导致嗜睡等副作用。
苯海拉明:常用于各种过敏反应,包括咳嗽。
氯苯那敏:在缓解过敏性咳嗽方面也有效。
2.第二代抗组胺药:
这些药物同样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但较少引起嗜睡。
西替利嗪:对花粉过敏和尘螨过敏引起的咳嗽有良好效果。
洛拉他定:适用于多种过敏症状的缓解,副作用相对较少。
3.第三代抗组胺药:
这些药物是第二代抗组胺药的改良版,效力和安全性更高。
非索非那定:对长期使用者非常友好,副作用小。
地氯雷他定:兼具高效和低副作用的特点,适合长期管理过敏性咳嗽。
4.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白三烯来减少过敏反应,可辅助缓解过敏引起的咳嗽。
孟鲁司特:常用于控制慢性哮喘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5.鼻用类固醇:
这些药物能直接作用于鼻腔,减轻炎症和过敏反应,从而间接缓解咳嗽。
布地奈德:可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有助于防止夜间咳嗽。
氟替卡松:适用于长期控制过敏性鼻炎,并减少相关的咳嗽症状。
当选择抗过敏药物时,需要考虑个体差异、药物的副作用以及具体的过敏源。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合理选择。长期或严重的咳嗽应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