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生活习惯:
作息规律: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睡眠质量。成年人一般需要6-8小时的睡眠。
饮食习惯:晚餐过饱或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会刺激神经系统,使人难以保持长时间的深度睡眠。
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过于激烈的运动则可能导致身体在入睡时处于兴奋状态。
2.环境因素:
光线:强光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入睡和持续睡眠。建议睡前减少使用电子设备。
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室温会干扰睡眠。大多数人最适合的睡眠温度大约在18-22摄氏度。
3.心理状态:
压力: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会导致人们在夜间频繁醒来,从而缩短整体睡眠时间。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或冥想,有助于缓解压力。
焦虑:长期的焦虑情绪会引发持续的睡眠障碍。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
4.健康问题:
睡眠障碍:如失眠症、睡眠呼吸暂停等,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这类问题需要专业医疗诊断和处理。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具有副作用,会影响睡眠模式。如果怀疑药物影响,应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药物。
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包括固定的就寝和起床时间、舒适的睡眠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依然存在困扰,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