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饮食变化:减肥通常涉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减少卡路里摄入。较低的食物摄入量会导致肠内容物减少,进而可能影响正常的排便频率。一些减肥饮食可能富含蛋白质但纤维不足,纤维摄入不足会降低大便的体积和水分含量,这是促进肠道蠕动的关键因素。
2.活动水平:运动能够通过增加腹部肌肉的活动来促进肠道蠕动。同时,活动水平降低可能导致消化过程变慢。在减肥期间,如果活动量没有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可能会对正常排便产生影响。
3.水分摄入:减肥过程中如果水分摄入不足,也可能导致便秘。充足的水分有助于软化粪便并支持肠道的正常运作,水分缺乏会使大便干结,难以排出。
4.压力因素:心理压力、睡眠质量以及健康状况也在减肥期间影响排便规律。尤其是当个体经历较大的心理压力时,可能会导致肠功能紊乱。
减肥期间出现短暂未排便的情况一般并不意味着严重的问题,但如果长期持续或伴随其他症状,则需要关注饮食纤维、水分摄入,以及身体活动是否达到合理水平。在调整这些方面后,大多数人可以恢复正常的排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