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骨骼愈合过程: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通常分为炎症期、修复期和改建期。炎症期主要发生在骨折初期,为期约一到两周,随后进入修复期。在修复期,新生骨形成和血管新生可能导致疼痛,此阶段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不等。最终的改建期是骨骼慢慢恢复正常结构的过程,可持续长达一年甚至更久。这些自然的生物过程可能导致持续的疼痛。
2.周围组织损伤:骨折常伴随软组织如肌肉、韧带或神经的损伤,这些组织的愈合时间可能比骨骼更长,并且它们的愈合过程可能导致持续的疼痛。骨折后的固定方法(如石膏或夹板)也可能引起肌肉僵硬或压迫,从而导致疼痛。
3.康复和活动:骨折后固定和有限活动可能导致关节僵硬和肌肉力量下降,从而影响正常功能并导致疼痛。早期过度活动或缺乏适当的康复训练也可能延长疼痛的持续时间。
骨折后的持续疼痛可能由愈合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周围组织损伤以及康复期间的活动状态共同作用。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管理疼痛和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