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饮食管理:
保持均衡营养。确保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合理摄入比例,以维持基础代谢和肌肉质量。
控制热量摄入。根据个体的基础代谢和活动水平,每日摄入的热量应在适当范围内,避免暴饮暴食。
注意饮食多样性。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纤维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保持消化系统健康。
2.运动计划:
坚持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心血管健康与体重维护。
加入力量训练。每周2-3次针对主要肌群的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强肌肉力量和骨密度。
灵活性和协调性训练。通过瑜伽、普拉提等方法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预防运动损伤。
3.心理调适:
建立积极心态。正视减肥后的体型变化,加强自信心,接受健康的自我形象。
设定可持续目标。关注整体健康,而非短期体重变化,设定长期可实现的健康目标。
管理压力。运用放松技巧如冥想、深呼吸等,减少压力对体重和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
4.定期监测:
记录体重变化。定期称重有助于及时发现体重波动,并采取相应措施。
健康检查。定期进行身体各项指标的体检,如血糖、血脂等,评估整体健康状况。
咨询专业意见。必要时寻求营养师或健身教练的建议,优化饮食和运动方案。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帮助维持减肥成果,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